德国1.7139结构钢的化学成分
C碳:0.14-0.19
Si硅:≤0.40
Mn锰: 1.0-1.3
P磷: ≤0.035
S硫:≤0.035
Cr铬: 0.80-1.10
Ni镍:-
Mo:-
Al:-
Cu:-
● 渗碳结构钢的热加工、热处理与力学性能
1. 热加工温度/℃:1150-850
2. 热处理温度/℃:
A:退火:650-700℃
B:渗碳:900-950℃
C:淬火Ⅰ(心部):850-880℃
D:淬火Ⅱ(表层):810-840,油
E:回火:170-210℃
3. 退火后硬度HBW≤207
4. 心部力学性能(表面硬化后)
尺寸/mm:¢11,¢30,¢63
抗拉强度MPa:≥880-1180 780-1080 640-930
屈服强度MPa:≥635 590 440
伸长率%:9 10 11
面收缩率%:35 40 40
冲击功J:34 34
生产工艺根据钢种和钢的质量要求,合金结构钢的冶炼,可采用yang气顶吹转炉、平炉、电弧炉;或再加电渣重熔、真空除气。铸锭可采用连铸或模铸。钢锭应缓慢冷却或热送锻造、轧制。钢锭加热时,应力求温度均匀并有足够的保温时间,以改善偏析缺陷和避免锻、轧时变形不均匀;锻、轧后的钢材,尺寸小的、特别是含碳0.2%左右的渗碳钢,在600℃以上时应快速冷却,以免加重带状组织;截mian较大的锻件,应采取措施内应力和白点。调质钢应尽可能淬火成马氏体组织,然后回火成索氏体组织;渗碳钢在渗碳过程中,渗层浓度梯度不宜过大,以免在渗层晶界上出现连续网状碳化物^fen^dan化钢必需先经热处理得到所需的性能,再经后精加工才能进行dan化。dan化处理后除将脆薄的“白层"研磨除去外,不再加工。合金结构钢,由于具有合适的淬透性,经适宜的金属热处理后,显微组织为均匀的索氏体、贝氏体或ji细的珠光体,因而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和屈强比(一般在0.85左右),较高的韧性和pi劳强度,和较低的韧性-脆性转变温度,可用于制造截mian尺寸较大的机器零件。